|
文/图 本报记者 王任飞 通讯员 李晨 参加工作30多年来,她带领团队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搏击,为守护患者的大脑健康尽心竭力;不管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她手机24小时开机,始终围着患者转,被称作“全天候医生”。她,就是徐州市中医院针灸脑病科主任孙菊光。 大脑是人体的生命中枢,容不得丝毫闪失,脑病治疗必须高质高效。抱着这样的想法,孙菊光提出组建卒中小组,设立重症监护病房,完善脑卒中治疗的绿色通道,以最大努力来提高对脑病患者的救治率。 在她的带领推动下,市中医院将急诊科和神经内科、介入中心、针灸科、康复中心加以整合,形成了以脑病科针灸科为龙头、多学科一体化技术团队组建而成的一体化服务实体平台——脑病中心,对脑血管疾病的救治不再是传统的“急救—留观—专科治疗”流程,而是经急诊就进入脑血管病绿色通道,在完成辅助检查如ct心电图、血液化验等同时,值班医生第一时间联系脑病中心,可召集神经内科、介入治疗科、脑外科等科室相关专家,现场为病人联合会诊,制订治疗方案。这样一来,不仅救治流程通畅合理,而且真正实现了抢救、治疗、康复一体化。 去年冬天的一个深夜,一名42岁男性因突发昏迷入院,由于梗死部位位于重要的神经功能区,患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孙菊光连夜赶到后,带领医疗团队进行紧张抢救。之后,患者又出现了高热、血凝异常、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为了能随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孙菊光每天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经常守着病人一整夜。在她精心采用的中西药联合治疗下,患者在两周后脱离了危险,逐渐清醒。 由于梗死部位位于重要功能区,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是在所难免的。清醒后,该患者的情绪一度非常低落,针对患者这种心理,孙菊光多次鼓励患者坚持康复锻炼,为其树立康复的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患者顺利出院且生活能够自理。 “对于病人来说,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作为神经专科医生,我们必须争分夺秒。”从医多年,孙菊光始终坚守着“以患者为中心”理念,在日常诊疗中默默践行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医者初心。 在业务提升方面,她精益求精。脑病患者的治疗周期普遍较长,为了让病人得到疗效好又花费少的救治,她坚持学习,勤奋探索,不断将新理论、新技术应用于临床,一方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还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她的带领推动下,针灸脑病科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对脑中风病人进行分期治疗,既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同时也降低稳定期患者的致残率和医疗费用,使更多的中风患者能够顺利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在对待患者方面,她满腔赤诚。一名67岁的脑梗塞高血压房颤患者于某日凌晨突感不适,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打电话给孙菊光。了解患者情况后,孙菊光立即指导其拨打120,并交代注意事项。当患者抵达医院后,半身已完全瘫痪,此时孙菊光也赶到医院,带领救治团队对其展开救治。“幸亏孙主任电话不关机,及时给我指导,不然耽误了治疗,后果不堪设想。”患者康复后如是说。 “当医生也很辛苦的,白天忙了一天,晚上为什么不关机、睡个好觉?”有人经常这样问孙菊光。“我们是特殊行业,医生每天面对的,都是那些需要帮助的病人。他们的病,不会因为医生是休息时间,就不生病了啊!所以多年来,我习惯了24小时开机,方便病人随时能找到我。在我看来,这是一条‘生命热线’,我得全天候待命。”孙菊光这样回答。 徐州市首届人民满意医生、江苏省首届十大医德标兵、江苏省先进工作者……“医”路走来,孙菊光脚踏实地,勤勉奋进,赢得累累殊荣。光环之下,她依然保持着谦逊平和。她常说:“作为一名脑科医生,我的社会使命就是保卫大脑,希望通过我和团队的努力,及时帮患者解除病痛,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