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日报记者 唐婧 100多年的煤炭开采历史,10亿吨煤炭的开采量,数字忠实记录着徐州的历史贡献。 徐州,地藏乌金,这座因煤兴起的城市,在历史和时代变迁中,逐渐展现出图变图新的决心。 一直以来,创新发展,都是对徐州经济发展状态的贴切描述。 新理念开辟新路径 徐州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过去很多产业都与煤炭有关。采煤延伸到煤发电、煤焦化,继而发展钢铁、水泥、建材、玻璃等产业,铸就了徐州的产业底色。 随着煤炭资源即将消耗殆尽,因采煤而留下的塌陷坑、产业结构偏重单一……一系列问题不断显现,传统产业结构难以为继,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巨大压力。 煤炭,原来曾是徐州引以为傲的资源优势,现在却导致徐州走向发展瓶颈,使得徐州面临着资源枯竭的窘境。面对经济不振的瓶颈,如何寻找新的发展路径,成为徐州必须解答的一道难题。 徐州苦苦寻觅新路,最终选择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为了实现从传统老工业基地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的转变,徐州壮士断腕淘汰落后产能,封堵矿井,关停一批高污染的钢铁、焦化、水泥和热电传统企业。全市18家钢铁企业整合形成3家企业,11家独立焦化厂整合为3家综合焦化企业,62家水泥企业压减至15家,燃煤电厂减少至15家、减少燃煤装机容量75.9万千瓦,化工企业降至70家。 一着棋活,满盘生辉。 徐州度过阵痛期,走出了一条产业优化、绿色转型之路。 为了取代原有的资源优势,寻找新的增长点,抚平支柱产业真空之下的缺失,徐州牢固树立“工业立市、产业强市”鲜明导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压减煤炭、钢铁、水泥等高污染高耗能行业产能,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发展主攻方向,着力培育全市“343”创新产业集群,从打造发展平台、完善产业政策、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系统发力,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水平和竞争力。 新产业焕发新生机 当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导向不相匹配时,就迫切需要探索一种低碳、集约、高附加值的开发模式。 打造创新产业集群,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可以不断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增创发展新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我市“十四五”规划提出打造“6 4 n”先进制造业体系。 这些新产业在徐州落地生根,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今年上半年,全市集成电路、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6.4%、76.0%和8.6%。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新兴主导产业加速壮大,轻重工业产值比重由“十二五”初的27.7∶72.3调整为2020年的28.9∶71.1,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分别达到44.6%和41.4%。 为进一步突出重点、集中精力靶向突破,我市结合“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综合考虑重点产业的集聚性、根植性、先进性,提出打造“343”创新产业集群体系。 聚力打造3个优势创新产业集群,加快培育4个新兴创新产业集群,提档升级3个特色创新产业集群,奋力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高地。到2025年,集群的规模总量快速增长,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融合水平全面提升。 平台呈现出产业发展强支撑,淮海国际陆港、国家综合保税区、一类航空口岸、电子口岸等开放平台体系形成了集聚高端资源要素的“强磁场”。“一城一谷一区一院”创新平台支撑力显著增强,5大高新区全部实现争先进位。连续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年、提升年、深化年活动,正朝着全国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奋力迈进。 2019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开发银行等五部委批复徐州创建“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徐州,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等战略机遇,不断修炼经济发展“内功”,进一步提升经济密度、产出强度、创新浓度。 新技术提供新动能 围绕着产业发展,创新是永恒不变的话题。 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022家,数量居淮海地区城市前列。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09家,省院士工作站27家,技术转移机构30家,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十余所著名高校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建成国家综保区和国家级、省级经开区、高新区17家,数量居淮海经济区首位。 2021年10月22日,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成立,这是2022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中6个重大创新载体之一,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滋养淮海创新土壤,必将成为战略担当之“湖”、产业振兴之“湖”、广集资源之“湖”、体制创新之“湖”。 这些都将成为徐州向新而生的底气。 为了凸显科技创新在经济中的作用,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徐州将投资偏好向高技术领域倾斜,开足马力,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护航。在2021年度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中,我市孵化器取得历史最佳成绩。根据通报,我市参评的60家孵化器优良数总计40家,优良率达66.6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优良率居全省第2位。 人才也是创新的核心要素。“人才高地28条”、“彭城英才计划”、“555”引才工程……近年来,徐州大力引进创新人才,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以研发为动能,澎湃传统工业产业的“存量”。 徐州对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重塑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运用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和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对传统产业机器设备和生产流程等进行优化更新,建设一批智能工厂(车间)、智能制造平台、无人车间、无人工厂等,使企业从单机生产向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生产转变,显著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到2030年,企业重点行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95%以上,关键工序数控率达70%以上,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普及率超过30%。 激发新兴产业的“增量”,利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进行高端升级。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产业龙头企业技改完成,产值同比增长76%,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发展壮大,产值同比增长16.4%;钢铁冶金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显现,产值同比增长24.8%;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相对稳定,产值同比增长3%。 蹄间三寻,奔向振兴。 “难”是在任何领域前进道路上永恒的命题。而徐州用行动验证了:只要不断探索、不断奋斗,就能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困难,走上新的发展道路。 此时此刻,徐州以坚定的信念和长远的目光,接续奋斗,不断追求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