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入口-人生就是博手机版 当前位置:尊龙凯时入口-人生就是博手机版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 正文

我说铜山-尊龙凯时入口

从企业职工到民企老总,从普通农民到最美书记,从外出打工到返乡创业,从邻家大姐到社区主任。丁桂江、张衍刚、尹龙、周书珍………他们用奋斗书写人生,用奉献诠释担当,用梦想构建幸福,用真情传递爱心,他们既是铜山发展的参与者,也是铜山故事的讲述人,他们身处不同领域,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他们家在铜山,他们是新时代的铜山人!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明慧 通讯员 李成 李晨

丁桂江:坚守梦想的创业先锋

“升国旗,奏国歌,全体员工行注目礼!”

对于每周一清晨的升旗仪式,三维医疗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桂江格外上心:“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在公司楼前升起五星红旗,激励员工为国为家努力奋斗!”

年轻人就要奋斗

奋斗,是记者采访丁桂江时,他提及次数最多的词汇,丁桂江家在盐城,1982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铜山县冶金机械厂担任车间技术员。5年后,丁桂江主动求变,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厂里的工作比较安逸,我要打破这种安逸的现状,到社会上去闯一闯。那时年纪轻,懂知识、会技术,我希望改变自己的人生。”

就这样,迫切改变人生的丁桂江瞒着家里人辞职了。“我单身一人,没有成家,否则也不可能动这个念头。”失去了保障的丁桂江无路可退,他必须把自己的事业做成。

创业初期的丁桂江在四院后面租了一间民房,三维医疗的初创团队就这样走上了艰难的发展之路。“1987年,那时的创业环境简直无法想象,办公室没有电话,连地址都没有,我们电话和信件都需要转到市科委,那边的同志记录好再转给我们。”

创业之路走起来艰辛。时至今日,丁桂江仍然记得推销产品的痛苦经历。“第一代产品b超图像色彩处理系统,这项技术长期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上,我们研制成功后就开始推销。”丁桂江告诉记者,那个年代推销产品全靠寄信,“邮票8分钱一张,一次发3000封信,大概能收到10封回信,其中又有2-3封信提出购买意向。”

不辞长作铜山人

得到市场认可的丁桂江信心十足。2003年,丁桂江在铜山拿地建厂,如今的三维医疗拥有60多项专利、20多项软件著作权、6项欧盟ce认证、近40个高新技术产品和10多项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其产品和服务已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丁桂江把事业和家庭都放在了铜山,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都看在眼里,“铜山的变化真大”丁桂江不住地对记者感慨,“1982年,我拿着介绍信来铜山县政府报到,当天下着雨,政府院外坑坑洼洼到处泥泞,现在可是大变样。”

如今,从空中俯瞰铜山城区,楚河、玉泉河迤逦东流,凤凰山、龙腰山、无名山等星罗棋布,绿色葱茏。大学路、北京路,南北横卧,车水马龙,高楼林立,万达广场主楼如桅杆高擎,楼身似绿叶滋长。丁桂江这样概括现在铜山的发展变化。

硬件的改善是城市品质提升的必然选择,但作为一位资深“新铜山人”,丁桂江对铜山政府职能部门观念的变化感受更深,“徐州高新区对企业家的服务理念一直在进化,我经常用一远一近来概括,所谓‘远’,是指高新区‘无事不扰’,平时很少来干扰企业发展。所谓‘近’,是企业一旦有困难找到高新区,他们全心全意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如今的丁桂江搬了几次家,住房条件越来越好,但事业和生活从没离开过铜山,用他自己的话说“不辞长作铜山人”。

尹龙:返乡的动力,来自家乡的魄力

兜兜转转,倪园村村民尹龙还是把事业的重心放回了家乡。从当初坚决地走,到如今义无反顾地回,尹龙对于家乡有了前后颠覆性的认识。

尹家祖传石磨香油的手艺,传到尹龙父辈,就没了接班人。尹龙的父亲转行当了村里的会计,而尹龙更是铁了心不当“卖油郎”,18岁就离开倪园村。在那时的他看来,即便背井离乡,做一名车间操作工,也比当“卖油郎”更有前途。

“那时候,不是当卖油郎穷,而是村里人整体都穷。”倪园村位于吕梁山腹地,进村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再加上这里的土地贫瘠,几乎都是存不住雨水的沙土地,村里人只能种红薯、芝麻谋生,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摆脱贫困,似乎只剩远走他乡这一条路可走。这之后,尹龙辗转市区、安徽多地,凭着在纸厂做技术工,过上了安定的日子,“那时,一年的收入差不多能有四五万吧”。

2012年,在铜山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思路下,倪园村成为吕梁风景区的核心村庄。村里的路通了,房屋修葺得古色古香,景区既保留了体现苏北传统民居特色的石墙、石院、石板路,又增加了夫子客栈、春秋古院、钟楼戏台等文化场所,成为了拥有一派诗情画意的世外桃源。

旅游业旺了,来这里的人多了,几次回家探亲,尹龙都有深切的感受。这也是为啥村干部动员尹龙返乡创业时,尹龙几乎没犹豫就答应下来的原因。

“那时自己也到了而立之年,感觉乡村振兴是很好的发展机遇,与其飘泊在外,不如回到家乡,闯出一片新天地。”抱着这样的想法,尹龙重拾祖辈的老手艺,成为了倪园村尹家香油坊的主人。

“这个叫‘倪园记忆’的小院,是村里打造的,正好给我们做了经营场地。村里山上种着优质的芝麻,正好收购回来,做加工香油的原料。”选对了时机,选对了发展的路,一切仿佛都发生得刚刚好。

因为坚持手磨香油的十几道工序,一道都不少,又创新出黑芝麻油、芝麻盐等新品种,再加上游客购买后的口口相传,尹龙的手磨香油越卖越好,注册了“悬水湖香油”商标,一年的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

尹龙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倪园村的乡村越来越兴旺。“以前觉得家乡没有发展前途,总想逃离。现在家乡越变越好,就觉得心里有根线似的,一直牵着你回来,不回来,心里就觉得不得劲,没着没落的。现在回来了,心定了,发展也好了。返乡创业这条路,我觉得是走对了。”尹龙笑着对记者说。

张衍刚:最美乡村的最美使者

一湾碧水偎依着整齐排列的小洋楼,曲桥上,亭子边,长廊里,晨练的人们缓慢地伸展着肢体……这里就是潘楼村,外人眼里的“世外桃源”。在这里,有一位人尽皆知的“领路人”,他就是铜山区三堡街道潘楼村党总支书记张衍刚。在张衍刚担任村书记的20余年时间里,潘楼村从铜山区南部最偏僻最穷的村庄一跃成为铜山区第一个“全国文明村”,被誉为“苏北深处小江南”。

1997年,张衍刚被任命为潘楼村党支部书记,村里欠债40余万元,治安卫生环境差、打架斗殴多、房前屋后是粪坑,水塘成了垃圾场,居民因此罹患疑难杂症的也多,面对这种局面,张衍刚提出“人改变环境,环境塑造人”的发展理念,围绕做好“家美、景美、人美”主题,带领村民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旧村体”改造工程,硬化道路、修建花坛、种植树木、铺设绿地、新建公厕、连通水系、疏浚池塘、建设桥涵、安装路灯……如今的潘楼村,民舍整齐美观、广场错落有致、街道宽敞清洁,岸边种着月季、美人蕉、石榴、桃、杏等花果,树下置着石桌石凳,清清河塘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写着乡村的记忆。

环境美化了,可贫穷的现状没有改善,张衍刚提出了“工农业齐发展,让村民不差钱”的执政方针,带领村两委班子,大力招商,兴办工业企业,带动三百余户村民从事运输生产,种果树、蔬菜,发展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不仅解决了村里几百人的就业问题,村民人均年收入也超2万元。

仓廪实而知礼节。环境改变了,生活也富裕了,张衍刚还要让人也彻底变个样,真正文明起来。从1998年开始,他在村头广场前建起一面50米长的“十星文明户”展示墙,开始了每年一次的“十星级文明户”评比。爱国、守法、计生、敬老、致富、道德、育才、卫生、新风、和谐。几乎囊括了一户人家作为社会体涉及的各个方面。每到年底,“十星文明户”评比就成了潘楼村人的一件大事、盛事,村民自动检举,不文明行为变成了无处藏身的过街老鼠。

“我们村‘十星文明户’的评比已经进行了21年了,由当初的30%的满星率,到现在达到70%的满星率,我们村这么多年,没有发生任何刑事案件,也没有发生过百姓之间的矛盾,更没有出现过打架的现象。”张衍刚自豪地说。

周书珍:铜山给我幸福,我为铜山骄傲

54岁的铜山街道无名山社区居委会主任周书珍说,自己是铜山新区的“原住居民”:出生在这里,上学在这里,出嫁在这里,干了几十年的“革命工作”也在这里,“1992年,铜山新区成立,这里的变化太大了,我眼瞅着这里的变化,感受着这里的变化,心里满满都是幸福和自豪”。

周书珍是土生土长的樵村人。在她的记忆里,还清晰地留存着过往生活的旧模样,“四世同堂,一家7口人挤在30平方米的草房子里,没电、没自来水,吃水要到三里外的水井去挑水”。

此情此景,有流传当地多年的民谚为证:“有女不嫁樵村沃,一去打水三里多,一头挑水桶,一头挑井绳。”

四面环山的樵村,当时不仅吃水难,上城里的路也是漫长又难走。“进出村庄,只有东边一条一两米的小路,晴天是人骑车,雨天是车骑人。走西边,进城就得翻一座龙腰山;走南边,就得翻凤凰山;走北边,得翻大牛山,光山路就得走一个小时,进趟城要花两小时。”

凡此种种,如今回忆,并不觉得苦,反增加了现在幸福生活的甜。

1992年,樵村成为铜山新区的一部分。至今,周书珍还记得自己作为村里一员参加铜山新区奠基仪式的情景。“当时,我在心里描绘的新区,就是能喝上自来水,能走上平坦的柏油路,这是那时最大的心愿。”

随着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前梦寐以求的愿望,早已变成兑现完毕的小目标。但是新区的发展带给当地居民的“惊喜”并未停止。

社区边的行知小学从二层小楼,变成了三幢5层高标准的教学楼,“操场是塑胶的,有篮球场、足球场,还有微机房。不仅硬件棒,师资也强,区里的好几个中考状元就是这个小学的毕业生。今年秋季,科技谷小学、娇山湖中学也正式投入使用。现在,在自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原先村民的自留地早变成了平坦的柏油路,相继建设的大学路和北京路南延、珠江路快速通道、中山南路延长段、大学路南延等道路,更是拉近了铜山新区与主城之间的距离。“原先去焦山,要走一小时,现在就是一脚油门的事。社区附近有多条公交,地铁三号线也在这里设置了站点,去市区实在是太方便了。”

当然,原先买点啥都得上城里,现在则不必这么麻烦了。“家门口就有大丰壹方城这样的商业综合体。去看电影或是买东西,晚上散着步就去了。”周书珍一脸幸福地说。

原先环绕村庄的大山,建起了一个个山体公园。周书珍屈指一数,就有四五个:“牛山公园、无名山公园、凤凰山公园、铁路公园、龙腰山公园,离咱社区都不远,居民们都喜欢去那里晨练或是休闲娱乐。”

周书珍腿有旧疾,山体公园去得不多,但玉泉河和楚河却是几乎每天都去。“以前我们都管楚河叫南沟、玉泉河叫铁路沟。这两条河原先杂草丛生,没啥生机。这两年政府大力投资建设楚河和玉泉河景区,现在有广场、有健身器材、有休闲步道,我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来这里打拳,7点结束,风雨无阻。每天都有好心情。”周书珍说。

“晚上来,这里更美,有霓虹灯,还有音乐喷泉。”说这话时,周书珍脸上笑容满溢。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zixun/2019-09-25/438899.html
尊龙凯时入口的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尊龙凯时入口的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频道精选

关于尊龙凯时入口(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尊龙凯时入口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尊龙凯时入口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