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把更多“乌金”炼成“绿金”》,点赞徐矿集团坚持“是矿不像矿、产煤不见煤、采煤不用煤”思路,推广清洁化生产技术、装备、工艺,实现煤炭清洁开采与高效利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实践。
江苏徐州,驱车前往徐矿集团华美热电公司的途中,蓝天白云、满目翠绿。这个曾经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的城市,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走出了一条转型新路。
华美热电公司厂区内,两台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满负荷运行,地面、池塘、屋顶等处,近1.3万块光伏板整齐排列,部分光伏板下还种上了花生、红薯等作物。
华美热电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卢官发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电厂加快实施机组节能降耗、供热升级等技术改造,各项参数均优于超低排放标准。上半年二期光伏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发电约86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约2720吨,电厂自发自用外多余的绿电,可以供附近的淮海大数据中心使用。
“生态优先、绿色低碳,是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徐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冯兴振看来,今后5年是企业绿色转型的跃升期,“生产方式上,将坚持‘是矿不像矿、产煤不见煤、采煤不用煤’的思路,大力推广清洁化生产技术、装备、工艺,实现煤炭清洁开采与高效利用。产业结构上,要从‘一煤独大’向‘多能互补’转变,积极建设光伏等新能源项目。”
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价值循环提升,是煤炭行业绿色转型的另一个主攻方向。在国家能源准能集团,近10万亩复垦土地资源被打造为工业旅游景区;在山东能源枣矿集团高庄煤业公司,煤矸石用于筑路、制砖等,尾煤泥截粗改造提高中煤产率;在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矿井涌水作为井下防尘水使用……
将“乌金”炼成“绿金”,并非一蹴而就。梁嘉琨表示,下一阶段,要尽快突破煤炭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进一步完善碳核算、碳减排体系。同时,持续探索煤炭绿色低碳的生产开发模式,探索煤炭等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组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是矿不像矿
生产智能化——围绕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四化”建设,推进井下工作面5g覆盖、关键场所机器人巡检、井下采煤机自动化智能运行、地面操作人员远程操作监控。
坚持示范引领、分类推进原则,分别建成江苏、新疆、陕西宝鸡地区首个智能化工作面,张双楼矿和天山矿业公司俄霍布拉克煤矿入选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煤矿智能化建设全场景研究及应用”荣获国务院国资委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一等奖。全集团已建成16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和4个智能化矿井,树起了全煤行业智能化建设“徐矿标杆”。
产煤不见煤
环境景观化——致力于建设花园式矿山,运输过程无尘化、储存过程密闭化、厂区环境生态化,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
郭家河煤业公司建成智能、生态、本安的中国煤炭工业首个第四代矿井。
天山矿业公司建成投用封闭式气膜混凝土穹顶储煤仓,该设施内部配有照明、减污、消防、通风、排水、供暖等全套系统,能够实现“储煤不露天、矸石不落地、接卸无扬尘”,为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树起全新“地标”。
在张双楼矿tds智能干选车间内,掺杂于煤流中的大小矸石块经过x射线扫描和大数据层层筛选,一一现出“原形”。煤与矸石“分道扬镳”后,被分批打包运出矿外,全程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
采煤不用煤
用能清洁化——按照“能建则建、应建尽建”原则,在具备条件的生产矿井,利用屋顶和空旷地面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目前已有张双楼矿、新安煤业公司等8个项目完成并网,实现地面生活照明用电的新能源替代。
下一步,徐矿集团将依托已建成的国家能源深井安全开采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煤行业地质研究基地、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江苏省煤炭碳中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市级以上科研创新和教育培训平台,积极拓展“煤-电-热-气-余热固废”再利用循环产业链,奋力实现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有机融合,矿山开采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工业生产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
文、图/由徐矿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