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记者 马国明 特约记者 张鸣阳
他,脱下军装穿上警服,从一名职业军人成长为一名监所民警;他,苦心钻研《刑法》《刑事诉讼法》《犯罪心理学》等业务知识,每月与在押人员个别谈话教育200余次;他,用真情感动在押人员,死刑犯临刑前向他跪谢,他就是徐州市看守所管教民警李彪。今年39岁的李彪,2013年从部队转业进入徐州市看守所工作,以满腔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到公安监管事业中,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履行着管教民警的神圣职责。
“三要三不”
在押人员都服他
第一天来看守所,李彪就进了监室,几年下来,逐渐摸索出一套管教方法,“三要三不”,即要尊重人格、要关心疾苦、要照顾生活,不打骂、不体罚、不侮辱。
2015年12月,看守所收押一名乙肝患者马某,同监室里在押人员害怕被感染,对马某十分排斥,导致马某情绪十分不稳定。李彪了解了情况后,主动接近马某,多次长时间对其进行教育谈话,对其他在押人员普及乙肝知识。其他在押人员知道了乙肝只能通过血液、唾液等体液传播,并且看到管教李彪接触马某之后,逐渐接纳了马某。马某的家里对其不管不问没有人送钱,释放的时候李彪又掏出200块钱给其作路费,感动得马某当场要给李彪下跪言谢。
李彪从事监管工作几年来,送走了几百名在押人员,很多在押人员到监狱服刑后给李彪来信表示感谢。
将心比心
死刑犯下跪告别
“我已经送走三个死刑犯了”,李彪告诉记者,“其中,常某给我的印象最深刻!”
常某,安徽人,因故意杀人被一审判决死刑。“得知这一结果,我明显感觉常某的情绪变了。”于是,李彪把常某带到了办公室专门做思想工作。但常某对李彪说,从这以后,监室里的人谁敢对他不敬,他就对谁不客气。
李彪一边用法律法规对常某解释为什么会判他死刑,一边安抚他,承诺如果他能够认真遵守监规,在死刑复核程序中会争取对他宽大处理,反之会按照监狱管理规定的来办。谈话一直进行了3个多小时,常某稍微稳定了点,李彪才把常某送进监室,并交代巡视民警多注意观察,这才下班回家。
“在家里,我一直想着常某,怎么也睡不着,就怕他晚上在监室里想不开!”第二天一早,李彪提前1个多小时来到了监室,看到同监室的人都醒了,常某还睡着。监室里的在押人员告诉李彪,常某翻来覆去一夜没睡,晚饭也没吃。李彪对监室里的人说:“别吵着他,让他睡。”然后李彪就坐在监室门口看着常某。
直到中午快开饭时,常某才醒,看到李彪坐在门口,盯着李彪看了看,一句话也没说。中午吃饭的时候,李彪给常某多拿了一个鸡蛋,常某看了看鸡蛋,又看了看李彪,轻声地说了声谢谢!
就这样过了大半个月,李彪每天都要找常某谈话,不时给常某添点新衣服和吃的,慢慢地,李彪和常某拉起了家常。李彪了解到,常某上有老下有小,舍不得老婆和孩子,自己本来想弄点钱,等孩子大了就自首的,真的很后悔。
2014年秋,常某被执行死刑。李彪告诉记者:“那天,我清楚的记得,我把他带进会见室,让他和家属见最后一面,出来之后,他望了望我,突然跪在我面前,哭着说,谢谢!谢谢!我也哭了,赶忙把他拉了起来,给他递烟,让他不要害怕……”
“惩罚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他们能够重新做人,做个好人!”李彪说。
难舍牵挂
“我的监室我负责”
今年4月份,李彪从单位加完班回到家之后,就觉得肚子特别胀,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转氨酶超过正常值30多倍,医生建议他必须住院治疗!
同样是军转干警的米管教告诉记者:“李彪因为肝损住院,我们几个管教去看望他,没说上三句话,他就问我们他的监室里的那个重刑犯怎么样了,情绪有没有什么波动?”
监管工作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管教请假了,他的那几个监室就得被其他几个管教分。“我带的在押人员我最了解,其中有几个重刑犯,真怕我不在,新管教对他们不了解,这几个重刑犯会犯错误!”李彪说。
李彪在医院住了20天,等到回来上班时,领导和同事们都觉得他又瘦了!但是李彪一回来就马上下监室,当他发现监室里来了几个新面孔时,李彪马上找他们谈话。李彪说:“我得赶快把工作接上,我的监室我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