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网 徐州市星光小学荣盛城分校数学组,在泉山区“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引领下,积极开展校本教研,以“任务驱动学习”,落实核心素养。
一、以任务设计为抓手,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从而使其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王楠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利用两只来自“魔法森林”里的小鸟为同一茶壶拍照得到不同的照片设疑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观察从自己教室拍摄的两张不同的照片,让学生亲身体会从前后两个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会看到不同的样子。通过学校大门的照片,使学生能够根据照片提供的背景,判断是从什么角度拍摄的,使学生的认识更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夏蔷薇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以学生熟悉的“看一看”、“画一画”为导入,引领学生自己通过观察,逐渐渗透周期现象。以多个任务活动串联系整节课,四年级的学生借助对具体的现象的观察,以部分推断出整体情况,思辨不断提升。在有规律的分组中,学生又能够与已有的有余数除法计算的经验联系起来,体会除法计算的优越性。
二、以任务驱动式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闫译丹老师执教一年级上册《森林联欢会——9加几》,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闯关任务,驱动学生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教学中留给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思维是生动活泼的,提出了多种9加几的计算方法,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动脑思考获得的。
邱芬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认识射线、直线和角》,在任务驱动中注重操作体验,培养学生能力。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地感悟学习材料,充分展开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通过操作,让学生对自己原先的猜想进行了一次验证。通过画角感受角的形成,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活动中,与学生一起探寻生活中的“原型”,比如手电筒发出的光、太阳光、汽车射出的灯光等,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也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三、任务驱动式教研,在同课异构中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 反思。毫无疑问,教研活动正是教师经验总结、问题反馈、集思广益的良好平台。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可以使教师们自我反思,同伴互助,提高专题研究能力,转变教学行为,建立团队协作精神,对教师个人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升都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梁钰珠老师执教一年级上册《丰收的果园》,从孩子们喜爱的青青草原入手,将果园的一幅画与羊村的果园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喜欢的情景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以喜洋洋、沸羊羊、懒羊羊、村长等孩子们喜欢的动画成员的口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积极思考问题、回忆之前所学知识并且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在羊村成员和学生们的互相提问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初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增进对数学的亲切感。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数学教学应做到“取势、明道、优术”,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要顺势。
李璟老师执教一年级上册《丰收的果园》,设计了由扶到放的任务驱动过程,通过展示动态ppt和趣味故事性的语言组织教学。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课堂让学生充分感知图意、说说图中意思的基础上再提出数学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强,能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
“任务驱动学习,落实核心素养”是本学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的聚焦点。无论是教研培训,还是教研课研讨,都以此为目标,积极寻找突破。老师们从理论上了解到如何将任务驱动贯穿到实际教学中,用有趣生动的教学设计优化课堂。太多的精彩,无一不凸显着数学老师的智慧,精彩还在继续,相信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在以后都会越来越优秀!
文、图/由徐州市星光小学荣盛城分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