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网(老 土) 写下这个题目,是因为从网上淘来的一本小册子,书名就叫《煤田春歌》。之所以掏钱买它,是因为他出自我工作几十年的单位,而且,编辑的部门“徐州矿务局政治部宣传处”也让我看着亲切。小册子的编辑时间是1976年2月。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平凡的年份。
前几天为另一本小册子《一厘钱精神在徐州煤矿》写了一些文字。一位老哥说,我这是为已经归于沉寂的那些人和事“续魂”。这让我有些感动,我原来只是试图给渐渐凉去的人心添一些温度,为依然暗淡的影像加一些鲜活的色彩,可若是真的有灵魂因为我的文字,因为我的文字引发的众多关注的目光而忽然躁动起来,那实在是一件意外惊喜。
小册子注明是“徐州矿工文艺创作选之二”,我不知道和1972年5月由“徐州煤矿工人写作组”编写的短篇小说集《矿山新歌》是不是存有关联。若不是,真的希望能读到《创作选之一》,那一定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如有相关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
这是不是创作选之一?
有意思的事和有意思的人构成了生活的意思。
这本小册子的封面设计是马奉信,插图是马奉信和司图常。
马奉信在徐州文化界是个大名人。
著名画家、书法家 马奉信
1942年5月生于江苏铜山。少从王寄舟、王冠中先生习艺。1963年毕业于南京师大美术系,承傅抱石、吕斯百、杨建侯等先生教导,后又留校深造三年,专攻中国书画。1965年进江苏省展览馆工作,1981年调入徐州国画院,常得艺术大师李可染先生之教诲,受益至深。曾任江苏省展览馆、徐州矿务局、徐州市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画师。曾任徐州市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广为各地美术馆收藏。1993年,出版了《马奉信画集》在国内外发行。作品《农民科学家》、连环漫画《一窝之狼》分别入选1964年、1971年全国美展,《淮海雪》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马奉信作品 醉归图
因在矿务局工作的关系与马老也有几次交集。印象深的是马老的胖大和尚画和马老的幽默风趣。很后悔当时没能向马老求一幅画,但马老作画时的情景倒是至今还历历在目。
《煤田春歌》插图 马奉信
看书中的这幅插图,我就能想到马老说笑话时的样子。他是真正的段子高手。您看他插画的矿工都是笑眯眯的样子。这似乎应了那句话的正确,心里有阳光的人看什么都是阳光灿烂。
《煤田春歌》插图 马奉信 司徒常
就是排在马老之后的司徒常先生,也是非常不一般。他因美术专长从枣庄煤矿调到徐州矿务局,后来回了南方老家。他有多厉害?告诉您吧,中国美术学院高校里“外国美术史”的教程就是他的大作。就这样两个后来闻名遐迩的人物,为这本企业编写的小册子作封面设计和插图。由此可见当时矿务局的济济人才。
司徒常 著作 插图的人不一般。写作的人不简单。
孙友田知道吗?没有人不知道吧。闻名全国的煤炭诗人,当时的韩桥矿工。为便于大家了解,我再去百度里抄一段孙老师的简历:
著名诗人孙友田和少先队员在一起
孙友田,汉族人,中共党员。1937年12月15日出生于安徽省萧县黄口镇。1957年毕业于淮南煤矿学校矿山机电专业。历任江苏徐州贾汪煤矿技术员,江苏省文化局专业创作员,《雨花》杂志诗歌组组长、编委,《扬子江》诗刊主编。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江苏省作协诗歌工作委员会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195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名煤炭诗人 孙友田
1957年8月,孙友田由淮南煤矿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苏徐州贾汪煤矿工作,一干就是16年。进矿不久,由于积极创作反映煤矿工人的诗歌,被选为江苏省作家协会筹委会委员,出席1958年夏天在南京召开的筹委会。1960年至2004年期间,为江苏省作协第一、二、三、四、五届理事。1958年6月,出版了孙友田的第一部诗集《煤海短歌》,此书曾参展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在《诗刊》社编辑出版的《1958诗选》中收入了其中反映矿工生活的诗。1959年10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同年被评为江苏省第二次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1960年6月被选为徐州文联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同月,作为徐州市正式代表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被确认为全国劳动模范。
孙友田 诗集封面
在徐州煤矿工作期间,出版诗集《煤海短歌》《矿山锣鼓》《煤城春早》《花雨江南》《石炭歌》《金色的星》《煤海放歌》,以及儿童长诗《矿山鸟声》《带血的泥哨》,少儿读物《在黑宝石的家里》等十余部。他最著名的诗句“我是煤,我要燃烧”被诗评家誉为“当代矿工宣言”。
年轻时候的孙友田(左三)在贾汪煤矿阶级教育展馆前
孙友田老师也是一个有趣的人,他曾在我工作过的电视台蹲点深入生活,那段时间听孙老师讲故事是一件快乐的事。印象深的是一个拖拉机配牛的故事。说一个老乡拉着家里的黄牛去配种,看到路边有一个店写着“拖拉机配牛厂”的字样。思忖半天,想着拖拉机多有劲呀,若是让这拖拉机配了自己的黄牛,那至少能生个小拖拉机吧。找到老板,说明要配牛,老板说我们这里不配牛。老乡说,我多给钱!老板说,钱多也不能配!老乡很不高兴就和人吵了起来。说你这是欺负俺不识字吗?你门头上明明写着“拖拉机配牛厂”,怎么说不配就不配?老板抬头一看才明白,原来是他家的配件厂招牌的“件”掉了单立人才变成了“配牛厂”。差点就给拖拉机和无辜的黄牛弄出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绯闻。
在《煤田春歌》这本诗集里,共收录了孙友田老师的三首诗,这是其他作者很少有的待遇。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孙友田老师的诗作已经具有了很高的水平。欣赏一下孙老师的《井下迎来新春光》:
撇开政治环境因素,您是不是觉得特提气!“打开石门上九天,跨过断层下五洋”,这浪漫气势是不是特别让人热血上涌?诗人写诗或是本行,没想到的今天的小说家、紫金山文学奖得主李其珠先生当年还是一个战斗诗人。我把其珠兄诗作的这一页拍照发给其珠兄,声言从中闻到了老咸菜疙瘩味,惹得老哥哈哈大笑。“连天炮火轰敌堡,革命激流冲泥沙,毛主席挥笔展宏图,反修防修往前跨!”想象年轻的其珠兄劲头饱饱在高高的井架前放声高歌,实在让人激情澎湃!
李松亭、田圣德、赵锡红、翟秀琪、刘玉龙、蔡可均、郭敬奉、虞建强、李桂成、李道孟、李克方等均有诗作入选。
李其珠 作家 紫金山文学奖得主
除了这些当时矿务局风云一时的秀才笔杆子们的大作。有意思的还有不少劳模的诗作。一个是矿山铁人陆金龙,抱牛头的手拿起写诗的笔居然毫无违和感。“万杆红旗舞东风,英雄辈出遍煤城,立下改天换地志,誓叫全球一片红!”这样的气概才能“身在井下三百米,胸怀世界三十亿”。看了这个我才明白,现在的劳模陆金龙作画写诗原来早就打好了基础!
矿山铁人 陆金龙
另一个我熟悉的劳模叫张建设,就是“地球转一圈,我转一圈半”的那个矿山小老虎。一共八句诗,最后两句是:“地球转一圈,我要加倍转”,加倍就是两圈,我们现在常用的“一圈半”似乎委屈了同姓大哥的本意。
矿山劳模 张建设
还有一位是我尊敬的老师、著名编辑科普作家袁庆南老师,书里有他以元源笔名写的诗作《光辉诗词照征程》。袁老师曾任矿工报副刊的编辑部主任。矿务局很多舞文弄墨的人都受过他的提携鼓励,人前面后都要尊称一声老师。现在研究徐矿历史才知道,徐矿的起点确定为1882年10月5日这个日期就是袁老师南京北京反复考证的结果。对近代徐矿奠基人胡恩燮与徐州煤矿的深入研究让我敬佩,前年,八十多岁的袁老师把数十年的研究资料无偿转交给我,希望我能继续研究下去。这次发现袁老师的诗,便赶紧拍照发过去,没想到这本书和袁老师还有许多渊源。
资深编辑、科普作家 袁庆南
原来这本书就是当时借调在宣传处的袁庆南老师参与组稿编辑的。而且是他和戈长谟两个人联系山东金乡印刷厂印刷的。看到袁老师发给我长长的一大段留言,再看这本小册子,又多了几分亲切。呵呵,是不是这本书的魂也被重新激活了? 《煤田春歌》——煤田上关于春天如同春天的歌,隔了厚重久远的时空,我仍隐隐感到其中强劲的律动。现在正是春天灿烂,忽然想着:若能让这些书中的作者在时隔四十四年后的春天里再来读一下自己当年的作品,那么,在春天里复活的就不仅仅是一本书的魂,而是一个绵延了近半个世纪的长长的春天!
徐州钱塘路 徐矿集团总部大楼
期待着当年的作者,用手机录下您的声音,发给我,我愿意为大家提供一个高歌春天的舞台!于您的人生是一次壮丽的回顾,于延续至今日渐浓郁的阳春三月也是一件盛事!期待中!
文图来源:仁人传媒(2020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