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中华之民族风骨 兴梨园之浩气长歌 ——大马路小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改纪实 |
|
||
|
||
|
||
|
||
|
||
|
江苏省前瞻项目:“培养龙的传人:徐州十所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行动”不久前立项成功。作为领军学校的大马路小学,校园中一直充满着传统文化的气息。武术、京剧等早已置根校园。当年于永正先生一把悠扬的京胡,一曲婉转的梅派唱腔,成为大马路人对京剧最华丽的记忆。从2010年开始,学校响应国家教育部提出的“京剧进校园”的号召,先行在高年级进行了教学尝试,通过欣赏京剧、学唱经典片段,学生逐渐喜爱上了京剧。 京剧剧目大都是根据历史事件或名著名篇改编,每一个故事里都有令人感动的内容,这些故事里包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忠、孝、仁、义的美德,这些传统美德的感人力量,对于学生乃至我们都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9月3日,大马路小学把“国粹京昆艺术传习基地”的揭牌仪式作为开学第一课。 校长张艳在致辞中讲到,中国京剧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化、伟大的精神就藏于这些经典之中。经典的唱词浓缩着中华民族的语言造诣,委婉动人的曲调蕴含着中国古典乐曲的精华,夸张的艺术造型体现了图案、色彩的完美组合,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透露着中华民族的礼仪、情感的教育。我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就是希望让学生从小就受到真、善、美的情感陶冶,懂得礼仪和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追求。让京剧传统戏曲里颂扬的传统美德(比如善良、诚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等)滋养学生的心灵,助推学生精神上的成长。 成为国粹传习基地学校以后,学校将把京剧作为课程正式纳入到每一个年级,每一个班。京剧艺术的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而对于京剧的传承,学校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文化背景下进行思考认为:任何文化艺术,只要不是当下流行的,要想让它有丰厚的土壤,认为它有价值,需要被保护和传承,都需要教育来完成。学校非常愿意担当起这样的责任。 学校会努力营造京剧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推动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为振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而努力! 参加这次活动的国家一级演员,中国京剧梅派第三代传人,徐州歌舞剧院院长李雪梅和张校长共同为仪式揭牌。 学校京剧社团的同学表演了由学校音乐组创编的京剧节目《梨园新秀》,此节目获得徐州市第六届艺术展演特等奖。他们漂亮的服饰,优美的身段成为不少孩子心中的最美。 李雪梅团长和徐州京剧团的青年演员们合演的《说唱脸谱》让同学们如痴如醉,演唱刚结束,不少同学就涌上舞台,争相跟李团长学艺,李团长耐心地从最初的手眼身步教起,用心地在孩子心中撒播下京剧的种子。 承中华之民族风骨,兴梨园之浩气长歌。大马路小学的开学第一课,让京剧在校园中传唱,让民族气韵在学生的身上增长。 ◎文/刘红梅 图/谢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