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10月26日电 (记者冯国)参观者熟悉了兵马俑一号坑中部“粉身碎骨”状的秦代兵马,常常产生谁破坏了秦俑、如何破坏的联想。而根据最新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在今年的一号坑考古发掘过程中,首次发现了一个由俑坑顶部直达过洞的“盗洞”,从而为人们探索俑坑被毁之谜等提供了新材料。
主持今年秦兵马俑一号坑考古发掘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研究员申茂盛说,在考古开方西壁的南端,我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个盗洞,其直径1.1米到1.2米,上下呈现不规则形状,有的地方宽一点,有的地方窄一点,但是它由坑顶部一直到了俑坑过洞,还把部分俑坑过洞的隔墙打破了。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9年6月开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的第三次考古发掘,计划发掘200平方米。如今,除了一些常见的陶马、陶俑之外,首次出土了盾与鼓等秦代兵器,对研究秦朝的军旅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这个“盗洞”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专家认为,这个破坏行为非常明显地在下部把红烧土层给打破了,我们现在能判断清楚的就是这个红烧土层形成的时间应该是晚于焚烧的时间,也就是说“盗洞”行为要晚于焚烧秦俑坑的时间。
具体能晚到什么时间呢?申茂盛说:“我们现在还不能肯定,这个还需要我们下一步继续做工作,来断定这个盗洞的时间,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1974年农民打井发现俑坑之前,实际上已经有不止一批人曾经光顾过这个俑坑,就是说在我们所谓发现以前,兵马俑早已经与后来人会过面了,只是说它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根据目前考古发现,秦始皇兵马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宽62米,距地面深约5米,估计放置了6000多件陶兵俑、200多件陶马和数十辆战车。建筑者首先用土隔墙把大坑分隔开来,隔墙在一号坑内由南向北共有10条,将土坑分为11条甬道,也称“过洞”,陶俑和陶马就放置在坑底用秦砖墁铺,坑顶由棚木、芦席等覆盖的过洞里。
此前,考古人员在一号坑已发现该坑曾遭遇过大火,也曾被水淹过。历史上到底是谁破坏了兵马俑,是否如有的专家所说为秦末农民起义,还是项羽火烧兵马俑,在此次发掘中是否会发现被毁的新证据?仍有待考古发掘工作的进一步展开。